资讯信息
Information企业数字化对标要点分析与研究
时间:2024-06-28文章编辑:防爆云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工业化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关键的生产资料,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企业拥抱数字经济、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社会发展贡献的巨大潜能,提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近年来,我国传统企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显现出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也存在数字化基础良莠有别,数字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与国内外数字化领先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部分企业对自身到底处于数字化的什么水平并不清楚,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位、现状和发展路径不明确,不能明确该如何分步开展数字化转型。这种供需不对等的矛盾影响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推进。
开展数字化对标工作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将企业各项业务与该业务领域数字化领先者进行比较,了解自身数字化的发展水平,找到和数字化领先者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从而提出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方法。
国内外数字化对标相关研究
本文对国内外各行业和组织发布的数字化对标评估研究和应用成果进行了调研,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数字化评估体系(见表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体系、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埃森哲公司提出的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模型、阿里巴巴和毕马威公司提出的全链路数智化成熟度模型等。
各类数字化指标体系遵循的方法论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将企业或行业的业务进行拆分,对每个细分业务领域设置相应的数字化水平衡量标准,根据标准开展相应的评估工作。不同指标体系针对各自适用的行业,设置的指标分析维度会有所区别。
在应用现有数字化指标进行对标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业务和技术相匹配的问题,不同行业的业务不完全相同,所选择的数字化技术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确定,不能生搬硬套一个统一的标准,否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二是大量资源投入的问题,数字化对标需要对业务和技术都非常精通的人才和团队实施,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的企业和行业需借助外部专业团队的力量,并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但是数字化对标工作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对于该项工作的推行和常态化带来一定的阻力。
数字化对标工作要点
2.1 数字化战略
数字化战略是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纲领和蓝图,需要和企业核心业务战略摆在同等地位,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决策层对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能实现价值的认识和评判,将直接反映在企业数字化战略当中。一个明确、有效的数字化战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1)战略目标。数字化战略要明确转型的战略目标,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方向与发展路徑,达成企业内部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保证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连续性。
(2)战略选择。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和数字化能力的评估,可以在3个层面做出战略选择。一是竞争战略,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企业的新能力和新业务,获得其在行业、市场和环境中的竞争优势;二是组织战略,将数字技术作为优化企业内部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使企业获得组织效率上的提升;三是运营战略,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7]。
(3)战略实施。战略实施强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一方面,在数字化战略大方向的指引下,充分鼓励和开展基层创新工作,将数字化技术和实际业务场景深度结合,产生新的价值;另一方面,从成功的基层创新归纳和总结经验,反过来影响决策层的价值判断,不断修订和完善数字化战略。
2.2 数字化组织
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是实现数字化落地的重要手段,人员的调度、组织间的配合、资源的整合都是为了内部及外部实现数字化落地的手段。成功的数字化企业需要灵活的组织架构、数据驱动的企业文化、数字人才的培养机制等多方面相辅相成。
(1)组织架构。传统的组织架构已经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企业应建立更敏捷、灵活、高效的组织形式。数字化转型要有强力的组织进行推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组建专门的数字化转型部门或机构,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统筹企业资源,重构业务和管理流程,配套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顺利实施。
(2)数字人才。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关键人才构成会发生改变,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吸引、任用和开发人才,通过有效的培训体系和机制,不断提升原有员工的数字化素质。数字化企业需要众多不同的专业岗位,包括数字化转型负责人、数据科学家、数字化项目经理、数字化市场营销专家、智能化工程师、用户互动与用户体验设计师等。
(3)数字文化。企业文化是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要不断培养转型文化理念,激发个体活力,为员工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企业应当培育数字文化、变革文化和创新文化,支撑数字化转型。
2.3 数字化运营
数字化运营是指利用数字化系统和技术支持生产运营全过程,包括产品开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仓储、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7]。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采集、连接上述各环节的海量数据,实时监控、分析业务领域的动态变化,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准确高效地制定各项决策,持续优化各项核心业务,实现降本增效,改善客户体验。
(1)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将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到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利用传感器、智能设备实时感知生产过程中的系统状态,实现机器、系统和人员的综合集成与互联互通,将设计、采购、排产、生产调度等核心业务在线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对各类数据进行加工、融合和分析,建立企业领域知识库和机理模型库,用于制造环节的评价、监控、预测、控制和优化,形成状态感知、单元执行及控制决策的闭环,达成从需求到生产的高效集成和协同[8]。
(2)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营销是企业推广产品、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数字化领先企业通过集成与融合全渠道的客户、商品、库存、订单数据,完善与丰富渠道定位、智能选址、客户洞察等数据应用,赋能门店、经销商等合作伙伴,提升整体渠道管理水平,促进全渠道的一致体验。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兴数字触点,全方位采集全链路数据,形成精准顾客群体和会员画像,依靠技术和数据合理配置营销资源,实现营销活动计划、执行、优化的全链路在线与自动化,沉淀客户、活动、消费者和三方数据形成数据洞察,优化营销的投入产出、实现精准的消费者触达和全营销生命周期的消费者资产运营。
(3)智慧供应链。数字化企业建立智能数据模型自动收集和分析来自供应商、自身库存、物流环节的信息,打造主动感知、实时可视、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供应链,其目的是通过企业间的共同协作,驱动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更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各方的互利共赢。通过物联网技术有效提升实时监控供应链的能力,更好地响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促进供应商和分销商提高物流效率,并更有效地管理库存。
2.4 数字化创新
数字化创新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技术改造与升级,赋予产品和服务数字化能力,改善产品和用户体验,推动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洞察新的市场机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1)产品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予产品数字化能力,通过多种形式触达消费者,采集分析用户信息,发现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主动、精准、高效地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强化和拓展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知。融合市场、产品、竞争和需求等数据,深度挖掘数据价值驱动研发、定价、营销、渠道等在线业务的敏捷迭代和优化。通过消费链路数据的整合,创建全面、统一、可信的信息源,及时获得准确详尽的产品信息、客户信息和渠道信息,创建立体全方位数字化的商品、客户、渠道、市场标签体系,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决策,实现产品研发改进、智能货源投放、精准营销策略的自适应智能优化。
(2)服务创新。数字化领军企业借助服务交互平台、智能客户端、知识图谱和智能客服等技术,多维度地对客户信息进行挖掘,更主动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触达用户,不断积累和丰富客户洞察,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在售前、售中及售后各个阶段与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准确地向目标客户推送服务信息,持续收集和解决客户反馈,并及时回馈到研发运营缓解。
(3)模式创新。模式创新作为数字化创新的高级阶段,是企业价值创造基本逻辑的创新变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从战略定位、资源能力及商业生态等多个维度变革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9],在原有业务模式之外通过改变收入模式、企业模式、产业模式和技术模式[10],发展或进化出新型商业模式和新兴业态,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语
本文在吸收现有数字化领军企业成熟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总结出数字化对标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4项要点,包括数字化战略、数字化组织、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创新。针对以上4项要点,建议企业在开展数字化对标工作中着重关注。